一、什么是KANO模型?
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(Noriaki Kano)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排序的有用工具,通过分析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满意程度,对产品功能进行分级,从而确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优先级。
KANO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,一般不直接用来测量用户的满意度,常用于识别用户对新功能的接受度。
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,找出顾客和企业的接触点,挖掘出让顾客满意至关重要的因素。
KANO模型的需求分类
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与用户满意度之间的关系,可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类:- 基本型需求
- 期望型需求
- 兴奋型需求
- 无差异需求
- 反向型需求
1)兴奋型需求
用户意想不到的需求(潜在需求),需要挖掘/洞察。若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;若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的提升。
优势:可提高用户忠诚度
当用户对一些产品或服务没有表达出明确的需求时,企业提供给用户一些超出意料之外的产品属性或服务,使用户产生惊喜,用户就会表现出非常满意,从而提高用户忠诚度。
这类需求往往是代表顾客的潜在需求,企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发掘这样的需求,领先竞对。
2)期望型需求
痒点。当产品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提升;当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降低。
它是处于成长期的需求,客户、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都关注的需求,也是体现竞争能力的需求。对于这类需求,应该是注重提高这方面的质量,力争超过竞争对手。
3)基本型需求
痛点。对于用户而言,这些需求是必须满足的,理所当然的。当不提供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,但优化此需求,用户满意度不会得到显著提升。
这类需求是产品的核心需求,也是产品必做的功能。做法应该是注重不要在这方面减分,需要不断地调查和了解用户需求,并通过合适的方法在产品中体现这些要求。
4)无差异需求
用户根本不在意的需求,对用户体验毫无影响。用户的满意度不会提升也不会下降。
这类需求应该尽量避免
5)反向型需求
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,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下降。
有:满意度降低
无:满意度提升
产品设计时,需要尽量避免无差异型需求、反向型需求,至少做好基本型需求、期望型需求,如果可以的话再努力挖掘兴奋型需求。
二、如何使用KANO模型?
KANO模型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,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因素属性归类,解决需求属性的定位问题,提高用户满意度。